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水稻耐高温基因 助力稳产提质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一博带领的团队,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水稻耐高温基因QT12,为水稻在高温环境下实现稳产提质及育种提供新策略。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30日晚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Cell)上。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对粮食产量及品质带来突出影响。”李一博表示,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高温不仅会导致水稻减产,还会增加水稻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也就是稻米胚乳中出现不透明部分,影响外观及口感。

李一博带领团队历经10余年研究,从来自中国、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及、印度等国家万份种质中,发现8份在10年自然高温下仍无垩白的种质,进而通过遗传分析,筛选出自然环境中耐高温的关键基因QT12,并揭示了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4年,长江流域遭遇极端高温,团队在武汉、杭州和长沙开展大规模田间试验。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QT12突变株系在武汉、杭州和长沙的产量分别提升了92.5%、64.1%和54.7%,同时显著降低了稻米垩白率和垩白度。

团队将QT12基因导入到杂交稻配组最多的主栽品种“华占”,结果显示,与“华占”相比,武汉、杭州和长沙三地导入QT12抗性基因的“改良华占”产量,分别增加了49.1%、77.9%和31.2%,进一步验证了QT12基因在高温环境下的育种实力。

目前,聚焦该成果,已有近10家种业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签署转化意向协议。

签约单位之一、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从合指出,相较于实验室环境下筛选出来的耐高温基因,QT12基因是在自然环境下筛选出来,抗性及表型更加贴合现实,稳产提质效果更优,这也是产业界看重的关键。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远柱表示,将依托杂交水稻海外推广网络,推进QT12基因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应用。(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9022.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2日 上午10:54
下一篇 2025年5月2日 上午10:57

相关推荐

  • 科技绘就新疆“红色产业”春耕新图景

    新华社讯 正值春耕春播季,新疆番茄、辣椒等“红色产业”移栽播种正忙,随着各类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机械设备研发普及,“红色产业”从种到收便捷程度越来越高。

    2025年5月1日
    400
  • 超80.85亿!《哪吒2》进入全球票房榜前35

    据网络平台数据 《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 超80.85亿 超《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票房成绩 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35亚洲电影!

    2025年2月10日
    7300
  • 都2025年了,人民法庭长啥样了?

    您印象中的人民法庭是什么样子? 位置偏僻、空间局促、设施陈旧? NO NO NO! 都2025年了 人民法庭已经大变样啦! 作为审判体系的 “神经末梢” 人民法庭处于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 “枫桥式人民法庭” 创建以来 各地人民法庭深入践行 新时代 “枫桥经验” 以多元共治、数字赋能、特色服务等 让司法更贴近人民群众需求 今天就跟着”彭不红&#82…

    2025年3月2日
    2600
  • 新华社权威快报|全国政协会议议程来了

    3月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

    2025年3月2日
    3900
  • 文化中国行·焦点访谈丨非遗添彩!首个“非遗版”春节年味浓

    “百岁年为首”。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最具“仪式感”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2024年,“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成果。2025年乙巳蛇年春节是我们迎来申…

    2025年2月8日
    70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