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调超大特大城市将带来哪些新机遇?专家解读

近日,《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家批复,至此,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

超大特大城市是我国集聚人口和产业的主要空间载体,人口和经济密度都很高,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全面获批,标志着我国重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蓝图已经绘就。当前,全国省、市、县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工作基本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央定调超大特大城市,“中国速度”如何再升级?这将为22个超特大城市带来哪些新机遇?来听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卢伟的解读。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 卢伟:一是超特大城市核心功能将不断强化,全球竞争力将稳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为各超特大城市确定了核心功能定位,未来10年,超大特大城市将立足国家所需、城市所长、发展实际,全面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不断夯实自身核心功能,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定调超大特大城市将带来哪些新机遇?专家解读

二是超特大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将更加凸显,以超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培育建设提速。未来10年,超特大城市城市空间布局将持续优化,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协同合作机制不断健全,部分功能将向外围城市有序疏解转移,核心和外围城市将形成高效畅连的设施链,构建错位互补、有序分工的产业链供应链,都市圈和城市群整体和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定调超大特大城市将带来哪些新机遇?专家解读

三是超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全面划定,盲目扩张冲动得以控制。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更好地平衡了各超大特大城市发展与管控的关系,未来10年,超特大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不断优化,大城市病将得以减轻和避免。各城市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将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绿色低碳设施布局,健全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形成高标准、国际化、人本型的人居环境品质。

定调超大特大城市将带来哪些新机遇?专家解读

四是城市韧性短板加快补齐,安全防范能力将不断增强。未来10年,超特大城市的防灾应急能力稳步增强,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抵御外部冲击和内部突发事件的防风险水平进一步增强,助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4864.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9日 上午10:39
下一篇 2025年2月19日 上午10:42

相关推荐

  • 清明假期火车票已发售1613万张 车票紧张乘客可候补购票

    今年的清明假期是4月4日至6日,记者从铁路12306了解到,截至昨天(25日)10点,铁路部门已累计发售清明假期车票1613万张,部分区间余票充足。 清明假期运输从4月3日开始,至4月7日结束,为期5天,预计4月4日为客流最高峰。 从目前售票情况看,清明假期旅客出行意愿强烈,头尾客流高度集中,节中中短途客流需求旺盛。广州至南宁往返、北京至上海往返、西安至成都…

    2025年3月26日
    3000
  • 沿着海岸看中国丨梁岩华:发掘朔门古港遗址 实证千年商港繁华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是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实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存续和繁盛,被誉为“国内唯一 世界罕见”。它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了温州作为“东南驺鲁、百工之乡”的繁荣商贸历史。 让我们跟随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梁岩华的脚步,走进遗址现场,了解这处深埋地下、沉睡千年的宋元古港遗址。

    2025年4月24日
    1500
  • 春运第18日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3亿人次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2025年1月31日(春运第18日,农历正月初三),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1683万人次,其中: 铁路客运量1180万人次。 公路人员流动量30118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7617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501万人次)。 水路客运量150万人次。 民航客运量…

    2025年2月1日
    7600
  • 别将境外无线电设备当新奇玩具!一不小心你就违法了

    当前,无线电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支撑基础设施运行到助力应急救灾,从保障机要通信到维护社会稳定,无线电技术深刻影响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然而,个别人员违规使用无线电设备,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搜集敏感信息的窃密者 个别无线电爱好者将境外无线电设备视为“新奇玩具”,违规购置、获取一些来路不明的无线电设备,却不知其中暗藏的风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现…

    2025年3月23日
    3600
  • “反向春运”渐成新潮 正向反向都是家的方向

    正向反向都是家的方向!今年春节,“反向春运”到大城市团圆掀起怎样的新风尚? 2025年的春运从14日已经开始了。据交通运输等部门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其中的探亲客流,大多是从一线或超一线城市回老家。 不过,也有一种“反向过年”的风潮正在兴起。有通信运营商数据分析指出,去年的春运,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前一年春运增长近30%,…

    2025年1月23日
    6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