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企图在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5月21日,中国商务部发声表态。
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的背后,为的是什么?面对“打压”和“封锁”,我们在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又该怎样应对挑战?《新闻1+1》连线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刘雷波,带来分析解读。
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打的什么算盘?
2017年美国开始发动对华贸易战,2018年已经开始在半导体和芯片的领域围堵中国,2019年切断了对华为5G芯片的供应。这次美国又挥舞起制裁大棒,目的是什么?中国该怎么面对?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 屠新泉:根据国际舆论的普遍看法,关税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美国自认为它是最大的进口国,所以掌握了很多的筹码,可以通过加征关税对别的国家予取予求。但实际上从结果来看,加征关税对其国内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美国觉得它在进口领域处于弱势,现在想在出口领域发挥它的技术优势。过去美国也一直把出口管制,尤其是高技术的出口管制,当成一张重要的牌,去打压别国的发展,包括科技的发展。
这次美国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继续掌握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确实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起步比较早,包括像英伟达在内的一些企业,确实在这个领域趋于领先地位。但这两年中国的企业追赶非常快,所以它希望通过加强出口管制来保持自己的优势,压制中国企业的发展,让全世界更多依赖美国的AI的技术,而不是转向中国的技术。
另外,在中美贸易谈判,或者说贸易纠纷当中,美国想把本身技术出口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在其他领域可能还要向中国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这也是它手里的一张牌。
美国的芯片管制理由,完全站不住脚!
美国这次出台完全针对华为昇腾软件的制裁,给出的理由是“怀疑华为使用了美国的技术和软件来进行设计和研发”,“利用了美国的设备”。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有没有确切证据?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 屠新泉:这个理由实际上是非常荒唐的。我们都知道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早就开始了,在2019年的时候就已经把华为列入它的实体清单当中。从这之后,美国又不断升级对华为的出口管制,所以实际上现在,华为从美国几乎买不到任何想要的高新技术,或者说高新技术产品。包括华为在开发昇腾芯片当中用到的一些软件、硬件等等,都不是来自美国的,都是华为自主研发,或者说依靠其他的一些合作伙伴来获得的。所以在昇腾芯片的生产研发过程当中,实际上没有任何的美国技术。但是美国现在对出口管制的解释无限的宽泛。比如说华为的一些合作伙伴,可能在生产或者其它一些地方,用到了一些美国的知识产权。实际上华为本身来讲,没有用到任何美国的这些相关的知识产权。
实际上从人类的角度来说,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本来就是为了人类使用,就是要让大家从技术当中受益。但现在美国完全把技术武器化了,把技术当成一个打压中国、打压中国企业的一个手段,这实际上跟人类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初衷是完全相悖的。实际上有一些技术本身已经过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期限,所以它们其实已经是人类的共同知识,共同的财富,大家都是可以用的。
美国现在通过这种过分夸大知识产权,或者说扩张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一种方式,来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脆弱、非常薄弱的理由,来加强对华为的限制,其实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如果落地会带来哪些影响?美国企业会受益吗?
美国的制裁大棒一旦落下来,会给中国带来多大影响?这个伤害对中国企业会是哪些层面上的,美国企业和美国产业会因此受益吗?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 屠新泉:美国在一些技术领域确实掌握着一些优势,它的出口管制会对我们的企业造成一定的困难。我们看到华为在2019年受到美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之后,营收出现了急剧下滑。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2024年华为的营收已经超过2019年的高点,实现强势反弹。所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讲,实际上美国的技术优势或者垄断的优势,本来就是不可持久的,不可持续的。美国其实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对华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打压,但是在华为自己的努力下,当然也在我们政府包括人民的支持下,华为已经从低谷当中慢慢地回升过来,而且华为已经在新的领域,比如人工智能芯片上,开拓了一些新的优势。所以这种技术管制它的效果其实非常有限的,或者说它是非常短视的。
从技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大家就是会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尤其是中国现在已经具有非常好的技术基础,以及我们自己非常庞大的市场优势。所以虽然美国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仍然不能阻挡中国企业在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当然对美国企业来讲,其实也非常不喜欢一些过分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导致它们失去了中国市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