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你我!食品新规来了,以后买东西这样看标签

2025年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

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25)这两项跟大家平时饮食和生活相关度最高。那么,最值得消费者关注的内容有哪些?一文了解↓

“零添加”禁用

标签更规范方便

很多食品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声称吸引消费者购买。但这实际上误导了消费者,污名化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行业。

新标准明确规定:

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不允许添加到食品中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不得使用“无”“不含”等词汇及其同义语进行声称。

为什么说“食品添加剂”零添加也不行?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点:首先,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合规使用并没有食品安全问题。而大多数食品的生产都不可能完全脱离食品添加剂。最后,“零添加”的提法,容易避重就轻,让人忽略真正影响健康的成分,严重误导和干扰消费者选择。

除了禁止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误导性用语,这次修改强化了定量标示要求,如食品名称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标示含量。新标准的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有效规范行业乱象,减少对消费者的误导,以后大家在买东西的时候遇到的坑能少一些。

这次修改还推出了数字标签,以后买食品的时候,可以用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食品数字标签,同时可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这样就不用担心字体小、看不清食品标签的问题了,尤其是老年人。

保质期标示更直观

大家买食品的时候都习惯看保质期,但很多时候包装上往往只会写个生产日期,我们得去标签找到保质期,然后还要自己计算,相当麻烦。而此次新标准则要求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直接以到期日的形式标示,如“保质期至2025年12月31日”,这样保质期信息展示更为直观,就不用消费者自己去计算了。

这比以前那种生产日期+保质期天数的方式更清晰简单了,也更方便大家直观判断食品可食用期限。同时规定保质期6个月以上的食品可不标示生产日期,仅标示食品保质期和保质期到期日。

此外,新标准还规定了食品生产者可根据食品属性、食用特征等自愿标示预包装食品的“消费保存期”,供消费者参考。那么,这个“保存期”跟“保质期”有什么区别呢?原来,保质期是品质最佳食用期,而保存期是食品的最后食用日期,简单来说就是“过了保质期不好吃,过了保存期不能吃”。大家以后可以根据“消费保存期”来判断食品的最后食用日期。

不过,也要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按照标签标示的贮存条件存放食品,不恰当的贮存会缩短食品保质期,影响食品安全和质量。

更体贴特殊人群

部分人群对食品有着特殊需求,这次很多修改也照顾到了这些消费者。

首先是增加了强制标示食品中的八大致敏物质信息。新标准要求,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质的谷物、甲壳纲类、鱼类、蛋类、花生、大豆、乳、坚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为食品配料时,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下划线等强调方式,或在配料表下方通过致敏物质提示语,提示食品中含有的致敏物质。有相应食物过敏史的人群,以后可以特别关注食品标签上致敏物质的提示信息。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现在有一些产品在打“无敏食品”的概念。但此次标准中只是明确了这8种致敏食物。现在一些“无敏食品”也仅是说没有这几种过敏原。但是依然可能存在导致其他人过敏的其他过敏原,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吃了所谓的“无敏食物”就不会过敏了。实际上,绝对“无敏”并不存在,因为过敏原种类繁多,且每个人的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目前全球范围内也尚未对“无敏食品”有明确定义。

除了过敏方面的内容,本次修订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还新增了生酮配方、防反流配方、脂肪代谢异常配方等6个产品类别,以服务有特殊需求婴儿,同时也覆盖了部分罕见病的婴儿群体,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怀。

强制营养成分的标示更全面

强制标示的营养素从“1+4”,即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扩展为“1+6”,增加饱和脂肪(酸)和糖两项,同时增加标示“儿童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入盐油糖”。

饱和脂肪摄入过多不利心血管健康。但是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国居民对饱和脂肪酸及其与健康的关系认知仍然模糊,接近70%的人不知道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不利健康,这与专业界的认知存在很大距离。

这次在标准中增加了标示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落实减盐、减油、减糖“三减”健康生活方式,减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

新标准的发布,对于食品行业及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相信这会更科学地指引食品行业的发展及消费者的饮食。对于未来,建议要注意两点:

作为食品企业应规范宣传,营销别耍“小聪明”。从这次最新标准的更新情况来看,食品标签的规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国家也在尽量通过完善标准将一些误导宣传从根源上消灭掉。严格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将倒逼食品生产企业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当稍微花一点精力学会看标签。因为新标准的发布只是第一步。消费者真的会看标签会选择食品才是关键,后续大家要主动学习食品标签信息,学会辨别食品的真实属性,从而更科学、更自主地选择食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839.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1:00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上午11:03

相关推荐

  • 初四至初九迎返程高峰 琼州海峡春运有新规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1月31日,海口市2025年琼州海峡春运新闻发布会举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以往数据显示,出岛返程高峰预计会出现在大年初四至大年初九。目前,高峰这几天海口新海港、秀英港、铁路南港尚有余票,但黄金时段的票已基本售罄,出岛的司机旅客请提前规划好行程。 针对出岛高峰,港口提醒广大司机旅客: 一、提前买票。琼州海峡两岸五港均实行提前购票后进港模式,…

    2025年2月2日
    4600
  • 张雨霏,有新职

    3月25日下午,南京体育学院特邀学校优秀运动员代表、奥运冠军张雨霏,在校图书馆第一报告厅开展两会精神专题宣讲。张雨霏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对两会精神的感悟与实践,展现新时代青年运动员的责任担当。 南京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刘红明在介绍张雨霏时表示,张雨霏不仅是中国奥运史上获得奖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现在还已担任南京体育学院游泳学院副院长。张雨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因为…

    2025年3月26日
    3200
  • 网传“南京北站挖到古墓被停工”是谣言

    1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辟谣专用账号“南京网络辟谣”发布消息称:近日,有网民在抖音等平台发帖称,南京北站因挖到古墓,“已经被国家文物局要求禁止施工了”“预计停工六个月或以上”“施工工期已经被拖到2030年”等。 经与省文物部门和属地核实,目前没有收到国家文物局关于南京北站禁止施工的有关通知,南京北站除个别涉及考古发掘作业区域外,其他施工作业均…

    2025年1月21日
    5600
  • 广西为什么会出现旱涝并存现象 专家分析

    连日来,广西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与此同时,受强降雨影响,洛清江支流西河20日甚至出现超警0.37米的洪水,为广西今年首场超警洪水。 一边是干旱,一边是洪水,为什么会出现旱涝并存的现象,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广西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祁丽燕:2024年11月以来,广西平均降雨量110毫米,各地降雨量在60—300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偏少3—7成,气象干旱呈反复发展态…

    2025年4月22日
    1400
  • 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累产突破100万吨

    新华社济南1月26日电 春节前夕,胜利油田传来好消息,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累产近日突破100万吨。 2021年12月,胜利油田成功申报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近年来,胜利济阳页岩油产量实现跨越式增长。目前,胜利济阳页岩油估算资源量达105亿吨,2024年产油突破50万吨,提前一年实现示范区产量目标。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

    2025年1月28日
    4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