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进入活跃期?震后如何自救?专家详解

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为何破坏力大、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震后自救有哪些误区?对此,应急管理领域专家进行详解。

此次地震为何破坏力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分析认为,此次地震位于缅甸弧地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发生剧烈碰撞,导致岩石圈发生大规模缩短,形成喜马拉雅造山带。缅甸弧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构造结,地壳构造变形强烈且地震活动性强,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构造单元和断层,是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统计显示,1900年以来,此次震中附近300公里范围内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1912年5月23日缅甸境内的8.0级地震。

据了解,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震级地震。

“这次地震是发生在地壳内部一次典型的浅源地震,它的破裂面可能会出入地表,引起地表强烈震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认为,这个断裂带附近就是缅甸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倒塌,给应急救援带来了比较严峻的考验。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震级数据为何有差异?

今年以来,全球发生17次6级及以上地震,近期多地发生地震,这是否意味着地球已经进入了活跃震动期?

“全球的地震活动今年以来总体上来讲比往年要低。从目前的情况,很难说这次地震之后地球是处于地震活跃阶段。”高孟潭说。

针对同一场地震,中国地震台网通常会先后发布“自动测定”和“正式测定”两条信息,二者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有轻微差别,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解释,第一次“自动测定”是计算机通过读取和分析地震仪器监测的数据,快速计算得出的一次参考“三要素”,即发震时间、震中、震级。第二次“正式测定”则是由科学家通过人工计算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出的“精确答案”,因此两次信息会有轻微差别。

此外,同一场地震中,不同机构给出的震级有时会有所出入。业内人士表示,这背后有诸多影响因素,其中主要原因是使用的震级标度不同,例如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矩震级等,“不同震级标度,好比不同的尺子,量出来的震级就会有所偏差。”

震后如何自救?

“地震具有瞬间发生、破坏性强、次生灾害严重等特点,掌握自救技能至关重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研究院院长马宝成提示,大家牢记“震时就近躲避,震后快速撤离”的避险原则。

在室内时,要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就近躲避在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屋内,近水不近火,保护头颈部;不要站在窗边和阳台上,以免被坠落物体伤害,若在教室或图书馆,远离书架,躲避在书桌下方,双手抓紧桌腿;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乘坐电梯、跳楼或破窗而出,要选择步行下楼。

在户外时,尽快到开阔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避开楼房、玻璃幕墙、立交桥、过街天桥、高烟囱和广告牌等可能倒塌的建筑物或易跌落的大型物件;远离水坝、陡峭山崖以及易燃易爆、存有危险化学品的工厂或设施等。

马宝成介绍,如果被埋压,要保持镇定、保存体力,可以用石块敲击等方式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平时加强演练,多学习防震避险知识,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此外,专家也提醒了一些地震逃生避险应注意的误区。

误区一:发生地震后,不顾实际情况马上往户外逃

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大衣柜虽然结实,但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灵活活动。最好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795.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上午10:36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上午10:39

相关推荐

  • 唐代银盘留下鸿雁北归绝美一瞬

    央视新闻讯 这是一只唐代的鸿雁,它从南方越冬北归,穿过层层的云,时而在天空高翔,时而在牡丹花丛中展翅回眸。 1000多年前,手工匠人将这些元素艺术化地呈现在一轮银盘之上。 盘口装饰一圈云纹,盘腹与盘内中心的折枝牡丹花纹相互呼应,衬托出鸿雁的灵动之美;表面贴金的工艺加持,让整件银盘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2025年3月12日
    3300
  • “睡觉把手举过头顶”,为什么能一觉到天亮?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尝试了多种姿势都没入睡,偶然把手举过头顶,发现非常舒适,直至被手臂的麻痹感唤醒。 如果这个姿势让你感到舒服,就要当心可能是“呼吸模式”出了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睡觉爱举起双手? 睡觉时不自觉向后举手,是由于颈肩部软组织过于紧张,导致入睡困难,把手举高就能缓解。而肩颈僵硬、紧张很可能是呼吸模式紊乱造成的。 呼吸与肌肉存在密切联系,呼气可放松…

    2025年2月28日
    3500
  • 员工带着新期待陆续返岗 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 全力奋战“开门红”

    央视网消息: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各地务工人员带着新期待陆续返岗复工。企业也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力奋战“开门红”。 贵州贵阳:贵阳北站返岗出行旅客量持续高位运行 贵州是西部的劳务输出大省,贵阳北站则是高铁的西部枢纽。最近四天,这里每天发送旅客量都维持12万人次以上高位运行。 19趟专列送万余务工人员返岗 2月6日上午,国铁成都局和贵州人社部门定制的第八趟节后返岗务…

    2025年2月8日
    10600
  • “你现在不要碰手机了!”保姆一声吼,守住老人355万

    近日,杭州上城 刚入职两天的保姆刘女士 在发现雇主接到可疑电话后 果断上前阻拦 “你现在不要碰手机了! 发过来的验证码你都不要动! 我马上给你报警!” 家住闸弄口的杨大伯今年已经79岁了 近期因为一起交通事故 导致腿脚受伤行动不便 儿子担心母亲照料不过来 便雇了保姆刘女士照顾父亲 4月17日6时许 杨大伯突然收到一条陌生短信 称其快件送达失败,无人接收 详情…

    2025年4月24日
    1600
  • 14级大风、1.5米积雪、十几个小时 他们解救了近千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受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我国北方多地遭遇极端天气考验。4月11日起,内蒙古自治区出现10级以上强风天气,呼伦贝尔边境地区最大阵风达14级,积雪厚达1.5米,引发严重风吹雪现象,导致多路段车辆人员被困。当地边境管理支队迅速行动,派出救援力量奔赴现场,解救被困群众。 救援人员在风雪中,运用除雪车开辟救生通道,使用专业破拆工具解救被积雪封堵车辆。当机…

    2025年4月13日
    35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