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数据和算法,是人形机器人实现不断“进化”的关键。从最基本的摔倒后快速站立到走进家居、零售等多种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每一次迭代升级的背后都是技术的不断突破。

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机器人起身站立的控制技术一直存在很多难题,近期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共同发布的一项算法技术,能够使人形机器人从各种状态下实现快速、稳定地站立。

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 庞江淼:我们应该是全球第一个完成在可泛化地形、任意地形能够站起来的算法。之前的这些工作基本是在固定的地形、固定的姿态,以固定的程序让一个机器人站起来,但是我们是通过从交互中学习的技术,能够让它非常直接地在不同的场景、地形、姿势下直接站起来。

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模仿人类“有样学样”是机器人习得技能的必经之路。这样一套全新的数据采集遥操作设备,包含上肢外骨骼和下肢脚踏板,操作员的动作能够在机器人身上精准复现。

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培博士生 贲清炜:它能够使得单个的操作者同时对一整台人形机器人的上身和下身进行操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希望这套驾驶舱在未来能够应用于一些对人类来说很危险的场景,操作员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操控人形机器人进入火场、有毒气的场地等。

在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数据采集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内,有100台人形机器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训练,目前企业已经对超过100万条的训练数据进行了开源。

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执行院长 姚卯青:我们有意地设计了多种大类的场景,包括家居的场景、零售服务的场景,还有一些工业的场景,所以多种多样场景的数据采集之后汇聚到一起,用来训练机器人的大模型。

全球首个 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技术取得新突破

数据是训练大模型的关键。不同于语言大模型,互联网上已经存在海量的文字数据可供使用,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真机数据目前非常匮乏,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倒牛奶”动作,就需要采集近百条高质量数据。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研究院执行院长 姚卯青:去年12月底的时候,对全球开放了100万条机器人轨迹的一个公开数据集,希望通过这个数据集的发布,能够推动整个具身智能在学术界和工业应用上面的一些进展。下一步我们会持续去往成本的优化去演进,包括机器人整机的成本的优化到整个数据采集过程的效率的优化。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5051.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上午10:37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上午10:40

相关推荐

  • 台学者看到大陆对美强硬表态险流泪

    央视消息 “要打奉陪到底!”台学者看到中方对美强硬表态,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2025年4月10日
    2600
  • 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10年 外贸增幅27.7%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十周年。十年来,辐射中心建设成果丰硕,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一批200多吨的水果经云南磨憨口岸从老挝入境。至此,中老铁路的进出口货运量已突破1150万吨。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中老铁路运输网目前已覆盖国内31个省区市和老挝、泰国、越南、新加坡等19…

    2025年2月10日
    6800
  • “寒门出贵子”难上加难了?从放牛娃“摘星星”说起

    6岁时躺在山坡放牛“牧星”,在36岁时真的去天上“摘星星”了,他就是我国首位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载荷专家、航天员桂海潮。从云南保山施甸县姚关镇的小山村一路走来,桂海潮用努力与拼搏,追逐梦想、实现梦想。大山的沟壑,可以用知识和奋斗来跨越。 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观点:过去我们的祖辈父辈,大多出身农村,他们通过读书考学来到城市,而现在,“寒门出贵子”好像难上加难了。事实…

    2025年4月20日
    4400
  • 第6次“太空会师”!神二十航天员第一顿饭吃饺子

    央视新闻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对接后,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也是两名指令长时隔3年再次相聚“天宫”。 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

    2025年4月26日
    1700
  • 辽宁新发现多处红山文化遗迹 佐证文明进程

    新华社沈阳3月10日电(记者赵洪南)记者9日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人员近期在朝阳凌源无白丁遗址群发现多处红山文化遗迹。经过样品采集和测年分析,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此次新考古发现为红山文明演化进程再添实证。 无白丁遗址群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北部,是一处具有重要价值的红山文化遗址群。该遗址群占地面积约42平方公里,范围内确认红山文化遗址和积石冢31处。 辽…

    2025年3月11日
    2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