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粉丝小网红瑶一瑶被绊倒大哭,网友吵起来了,母亲紧急回应摆拍质疑

2月13日晚,话题词“两千万粉丝小网红母亲回应摆拍质疑”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image.png

近日,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4岁小网红@Y瑶一瑶小肉包发布一则视频,画面显示,小女孩在路上蹦蹦跳跳地走着,被旁边的小男孩突然用脚绊倒,致其摔倒并大哭。

有网友评论“小男孩类似这样开玩笑已经好多次,这样的行为太危险”,其母亲在账号评论区回复“上次这样没拍到,说让这个轻轻地弄,但是小孩不会是我教的”。

随即,不少网友质疑这位妈妈疑似为了流量故意摆拍。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13日,“瑶一瑶小肉包”母亲在账号发布回应:“我一直觉得小朋友摔摔打打才能长得更皮实,所以一直也觉得妹妹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都可以快乐的玩耍,大家的建议我都看到了,谢谢。很多中肯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我真的为了挣钱连孩子身心都不顾了,我一定会比现在挣得多十倍,但是从中衍生出来很多恶意造谣请立即停止,再次谢谢大家的关心!”

image.png

全文如下

01.jpg

02.jpg

新闻多看点

你可能不知道瑶一瑶的名字,但你很可能用过她的表情包。

从魔性大笑到委屈嘟嘴,从震惊脸到无奈摇头,她的每一个表情都被网友玩出了花。

此前,2月5日,4岁的“电子女儿”瑶一瑶亮相央视,与奥运冠军张雨霏一同录制节目《三餐四季》,她用稚嫩的贵州方言向全国观众介绍家乡美食猪儿粑与折耳根,手捧特色小吃、眼睛笑成月牙的模样,再次吸引全网注意。

据悉,瑶一瑶的走红源于父母分享的日常视频,这些视频展现了她纯真的笑容和可爱的日常,迅速吸引了超过2000万粉丝的关注。

image.png

不过,瑶一瑶爆红之后,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脱离了母亲滤镜的瑶一瑶这小脸蛋看着有点疲惫,竟然有了黑眼圈,更有人爆料,4岁的瑶一瑶到现在还没入学,整天忙着拍视频、接广告,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众多网友的质疑与担忧。

今年年初,浙江宣传就曾撰文《儿童成“网红”孰对孰错》,其中指出,法律并未规定未成年人不能作为短视频作品的“主角”或参与者。家长适度“晒娃”,分享孩子日常生活,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倘若过度“晒娃”,一味利用孩子牟利,甚至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危害,则必须加以治理。

image.png

“萌娃视频”容易收割流量,有流量就有市场。在现代社会,“萌文化”广为流行,有观点认为,人类对可爱事物与生俱来的喜爱和追捧是催生出“网红儿童”产业的动力之一。

平台内容生产机制变相助推了儿童“入坑”。短视频平台自诞生以来,就一直鼓励用户自由发布内容,这也导致了抄袭模仿的行为,较低的创作门槛使得每个人都有成为网红的可能。一些家长找不到创作灵感时,索性指导孩子“抄梗”,简单快捷又可获取流量。

儿童成为网红,从短期来看,或许带来了一些流量价值,但从长期来看,模糊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边界,导致部分孩子受到低俗内容的侵害,面临隐私曝光、网络暴力等诸多风险,理应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合力加以解决。

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令禁止利用“网红儿童”牟利,同时有力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从现实情况来看,整治利用“网红儿童”牟利乱象还需要继续努力,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制定具体法律条款,对过度消费“网红儿童”行为、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活动、监护人同意方式等作出系统性规定,明确违规行为的干预方式、处罚标准等。

教育的本质应当从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出发,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而非将孩子当作“私有物”,对孩子为所欲为。身为父母应当意识到,父母的角色是为孩子提供支持和指导,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孩子自主决策,而不是将自身期待和利益强加于孩子,甚至强迫他们沦为养家糊口的“打工人”。而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人格尊严必须受到尊重,他们应当有权选择是否成为网红。对于那些拥有知名“网红儿童”的家庭,家长更需保持冷静清醒,教育孩子勤奋读书、学习知识,避免因一时的名利耽误孩子的未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九派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uuxn.cn/article/4767.html

(0)
九派网的头像九派网
上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1:39
下一篇 2025年2月14日 上午11:42

相关推荐

  • 起底“水果骗局”!这些“智商税”水果要知道

    央视新闻消息 近日,一种名为“藏乌梨”的黑色水果在市场上走红,商家宣称其为高原特产、富含花青素,售价高达30元一个。然而,经调查发现,这种“黑梨”实则是普通梨经高温烤制而成,成本不足2元。不仅欺骗消费者,还可能危害健康。那么还有哪些水果是“智商税”呢?一起来看↓↓↓ 1 藏乌梨   商家将普通梨通过高温加热,使表皮氧化变黑,伪装成高原特产“藏乌梨”,并虚构其…

    2025年3月28日
    4900
  • 国际首个!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还有一批新突破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三颗卫星目前已经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月空间是从地球轨道向外拓展的新空域,距离地球最远可达200万公里,相…

    2025年4月16日
    1800
  • 我国自研脑机接口植入人脑获得新突破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张漫子、侠克)“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成功帮助因渐冻症导致失语的患者重建交流能力。临床实践显示,其单字解码时延小于100毫秒,处于领先水平。”20日在京召开的“北脑一号”人体植入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介绍。 据了解,我国自主研发的“北脑一号”第3例人体植入手术20日在天坛医院成功完成,此前在北大第一医院…

    2025年3月22日
    3500
  • 祁连山的牛羊借牧转场7年咋样了?牧民:吃喝不缺膘情也好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在甘肃,每年10月,牧民们将自家的牛羊赶到农区过冬,农民把收割后的庄稼地给牧民的牛羊让出来,牛羊在地里啃食收割后的秸秆和散落的玉米,让牧场得以在冬季休息,农民也因此利用冬闲田额外获得一份出租土地的租金。 踏雪归山 借牧牛群回到牧场 这两天,总台报道团队一直跟随牧民艾登欧拉,报道他家牛群借牧转场的情况。随着五个月的借牧期结束,昨天下午艾登欧拉…

    2025年3月20日
    3000
  • 才气无限 “圆”气满满!贵阳孔学堂上元游“圆”会圆满收官

    2月12日,元宵佳节,贵阳孔学堂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氛围。作为新春系列压轴活动,孔学堂延续“新春奇妙游”的求才新年俗脉络,推出上元游“圆”会,精心构筑“圆满之日、圆满之宴、圆满之集、圆满同心、圆满之夜”五大游“圆”体验,吸引了1.2万人次市民游客在孔学堂共享圆满、共庆佳节。 白天的活动中,孔学堂准备了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沉浸式的“圆满之日”活动…

    2025年2月15日
    6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